《江苏师范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拼搏奋斗以成前程繁花似锦

摘要:编者按:  舟至中流,击楫勇进。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推出“聚焦创新驱动,谋划‘十四五’发展”院长访谈活动。系列访谈将深入展现各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特色成绩与创新举措,同时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言献策。  校报记者:周院长,您好,继续教育学院近几年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整体概况吗?  周涛:继续教育学院结合学院独特的功能属性和特点优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全会精神,聚焦学院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大好,发展成就喜人。  “三足鼎立”谋佳绩。学院主要承担“函授、自考、培训”三大块工作内容,其“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形成,学院各方面“上规模、求效益”的阶段性目标提前实现,2019年学院上缴学校办学收入2150万元。近年来,学院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工作重心,着重在教学转型、招生拓展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及时推进网络平台招标建设、网络课程自主建设、网络教学组织管理;合理布局函授站点、积极争取招生计划、广泛争取潜在生源;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管理,做好网络教学服务保障、规范组织考试等。学院生源规模进一步扩大,无论是函授、自考还是社会培训,招生人数都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院办学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走出去合作办学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稳,除了在省内规范有序地设立函授站、教学点以外,省外也陆续设立了函授站。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广顺利,网络课程已于2018年开始上线应用,目前已开发151门网课,覆盖14个专业,网课的推行规避了函授站点现场教学质量监管的盲区,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方便了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安排。学院社会培训服务独树一帜,“金色年华”艺术培训精益求精,三年来共培训学员5000余人,广受学员好评和社会认可,成功获批省教育厅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其中手风琴班表演获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第十六届读者节优秀表演奖,健身舞班演出获“茅台王子杯”江苏省广场舞公益培训大赛一等奖。  校报记者:可以请您聚焦创新驱动战略,从学科内涵建设等角度,谈一谈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吗?  周涛:第一,改革创新增动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继续教育学院站在新时代方位,分析新形势新矛盾,积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江苏本科函授的学费标准每人每年2000元,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工学矛盾突出、学员到课率低、教学质量滑坡、办学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教学站点基本不组织教学,个别函授站点跨地区招生人数较多,引发课程考试中学生替考较多。面对如此恶劣的办学环境,学院痛定思痛,决心实施网络教学转型,即从传统面授+函授的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即以微课群的方式,自主开发网课;收回教学权,由主办高校实施全部课程教学,取消函授站点的教学功能,函授站点仅负责部分教学管理。在面授课程网络化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制定并下发一系列规范考试的文件,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重点巡查替考行为,从根本上破解了教学管理混乱的难题。为了做好教学转型工作,学院完成了修订培养方案、制订网课标准、确定建设策略、筹措建设经费、规范网课制作、管控网课教学、教学效果监控、网络舆情监管等诸多环节,目前网络课程上线运营状态良好,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教学转型红利已经逐步显现。学院微课内容含金量高,微课制作精细,品牌显示度高,成功获批了省教育厅师资处和省电教馆项目,项目经费资助94.5万元,迈出了网课面向社会推广销售的第一步。学院连续两年在省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中斩获佳绩,共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第二,未雨绸缪补短板。  团队建设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普遍的短板,继续教育学院实事求是,注重聚焦短板弱项,把补短板当作硬任务来抓。学院设有8个职能科室共计20名教工,团队平均年龄52岁,呈现出逐步老化的状态,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均亟待调整和加强。学院开拓思路,因人施策,在积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优化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促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当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分析、研讨和总结,培养教工识要点、看本质、找症结的能力,做到去粗存精,从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坚持“以点带面”抓骨干。教工的工作热情是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学院注重抓好“关键少数”,牵住各科室负责人这个“牛鼻子”,通过改善发展环境、营造成长空间、提高地位待遇、给予物质奖励等多种举措激发全体教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交流换岗”戒怠惰。学院定期对管理岗位进行交流换岗,让管理骨干分别了解、适应不同业务工作,促进教工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补位,同时也有效避免了长期待在同一岗位带来的懈怠思想以及廉政风险。  坚持“发展愿景”树目标。学院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各科室也制定了年度、学期工作计划,既让教工感到压力和责任,又接地气,让教工感到有奔头、有希望、有愿景,激发大家的认同感,产生共同奋斗、努力实现目标的价值追求。  校报记者: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基于此,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划呢?  周涛:高瞻远瞩画蓝图。  继续教育工作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十四五期间,继续教育学院工作的重心将会放在稳定规模、狠抓规范和力保质量上,从根本上保障继续教育事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一是稳定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巩固原有生源基地,深入挖掘潜在生源。努力开拓外省市生源市场,积极开设省外函授站点,充分利用学校品牌优势稳定招生规模;二是抓好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监控教学动态,督促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尽可能多地掌握教学内容。抓好考试环节,严肃考风考纪,严查替考和作弊行为;三是找准突破口,大力拓展培训市场。以“金色年华”艺术培训为抓手,做好“精品班”,不做“大甩卖”,赢得社会良好口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拓展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培训空间,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成为学院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业务方向。  学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审时夺势,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办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继续教育,不断开创继续教育工作的崭新未来。 

紧扣学科融合主线,为学院人才培养
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努力奋进

摘要:编者按:  舟至中流,击楫勇进。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推出“聚焦创新驱动,谋划‘十四五’发展”院长访谈活动。系列访谈将深入展现各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特色成绩与创新举措,同时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言献策。  校报记者:康院长,您好,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近几年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整体概况吗?  康建荣: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成立于2016年1月,是由原城市与环境学院和测绘学院合并组建的新学院。学院拥有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园林、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8个本科专业,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3个一级学科,学科教学(地理)和电子信息(测绘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土地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校报记者:可以请您聚焦创新驱动战略,从学科内涵建设等角度,谈一谈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吗?  康建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形势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以创新发展理念思考学院发展走向,从而促进专业和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持续提升。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彰显学院发展特色。  四年来,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发展特色逐步彰显。  1、学科专业一体化特色初现  在现有专业中,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学科体系。测绘工程(空)、遥感科学与技术(天)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支撑;环境科学是地理学重要拓展应用领域;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与园林是国土空间规划核心内容。地理科学根据其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分析社会发展与地理相关的问题。近四年,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和地理科学(师范)先后立项为省重点(培育)学科(2016)、省优势学科(三期,2018)和省一流专业(2019),学科与专业相结合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社会服务"贯通式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  2、师资队伍结构愈加优化  2016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引进优博以上人才25人,现有教职工129人,专任教师中71%具有博士学位、50%为80后、30%具有海外经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国际化、充满热情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并建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2017)和 “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018)各1个。  3、标志性科研成果实现新突破  2016年来获批各级各类项目80项(国家级项目24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45项(省级以上11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32部。其中,于世勇教授入选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裴凤松博士发表nature子刊1篇(2019)。  4、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与科研条件,在对原有的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与设计学科群综合训练中心、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区域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模拟实验室)进行有序改善的同时,先后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了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江苏实验基地(2018)和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2019),并创建了陆地生态与环境演变实验室。  5、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瞄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内容涉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规划,以及工程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重要领域。2016年来,先后承担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课题经费近200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型智库,韩宝平、沈正平两位教授被徐州市政府聘为参事(全市仅15人),多份咨询报告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校报记者: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基于此,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划呢?  康建荣:第一,立足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优势学科新跨越。  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产生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学院紧紧围绕地学这一主线,积极开创学科融合发展新的生长点。  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等,这些复杂的现代问题仅靠传统地理学的单一学科难以解决,而计算技术、空间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和传感网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必备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新技术。  学院现有的一级学科中,地理学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研究提供人地关系的基础理论支撑,测绘科学与技术为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保障,城乡规划学为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研究提供了应用空间。学院现有的专业设置中,遥感科学与技术则可作为地理学研究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支持,土地资源管理则可作为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结合部,大气、水环境等环境科学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分支内容,园林和城乡规划也作为人文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学院具有构建地学的专业体系,学科融合发展条件具备。在下一步发展中,积极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破解学科融合中存在的学术、知识、制度等壁垒,融合不同学科特色,从而推动地理学优势学科建设跨越新的台阶。  第二,构建一流专业体系,推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达到新高度。  坚持学生为中心,专业建设为基础,过程管理为抓手,培养质量一流为目标,以地理科学省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测绘工程等其他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强化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根据不同专业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基础教学、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遴选出若干主干课程作为“金课”进行建设。规范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建设,强化教学研究,开展分层教学策略,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程等,加大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智慧课堂、精品线下课程、网络课程库等建设,制定多学科融合培养方案,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尤其是跨专业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比如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构建具有吸引力的跨学科地理学专业方向,比如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城乡规划、遥感技术等学科方向,为每个方向设置适当的专业课程,除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其余方向课程可通过网络选课体系供高年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通过拓展教师的专业范围或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授课,使学生接受更加多元的思想理念,接触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从而使培养的地理领域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丰富、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  第三,凝炼科研方向和团队,促进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针对科研各自为战、科研体量小、标志性成果少、科研方向和团队不够明确等问题,学院围绕学科特色进行科研的方向凝炼和团队培育,从而保障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为此,以地学为主线,构建以测绘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为主体的自然和人文时空要素数据采集、分析方向和团队,以自然地理为主体的水、气候、地理环境等方向和团队,以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等方向和团队等。完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等制度建设,鼓励科研方向较近的教师相互联合,共同申报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并以团队方式参加科研考核。不定期举办学院研究成果交流活动,促进不同研究方向教师及团队的相互交融,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第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交流合作走向国际化。  学院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主动搭建各类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推选优秀教师和教研团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访学,积极邀请国内外学者到学院讲学或任教;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学生交换培养,选派学生到国外名校培训留学,吸引国外学生到本专业攻读学位,从而推动交流合作走向国际化。

江苏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948次访问,全刊已有245284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