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生中忙碌、充实、有意义的几件事”

摘要:【编者按】:桑榆非晚,为霞满天。在我校有这样一群老同志,于人生青壮年,他们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学校建设。或矢志教坛,潜心传道授业;或笔耕不辍,凝神著书立说;或殚精竭虑,谋求学校发展。至年高退(离)休,他们仍然坚守初心,贡献余晖,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积极配合学校高水平建设。为了践行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本报特推出专版,带领读者领略他们的卓越风采。【个人简介】侯德润(1929-2019),男,江苏省泰州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53年毕业。毕业后即在江苏师范大学的前身(江苏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江苏省转业干部速成中学、江苏师范专科学校、徐州师范学院等)任教。任职期间曾先后到苏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从事数学进修与研究工作。1962年任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1年任数学系主任,1982年任徐州师院副院长,1983年任徐州师院院长,1992年退休。1993年创办(创办人之一)九州大学,任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副董事长。1982年被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理科数学、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至1995年被聘为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理科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外国数学简史》(参编,1981年,山东教育出版社)、《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参编,1995年,科学出版社);译著:《数学史》(1981年,商务印书馆)、《实分析方法》(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出了两次“风头”  1.推广“优选法”  1972年暑假后,徐州市革委会委托徐州师院数学系在徐州市推广华罗庚教授倡导的“优选法”。自己作为数学系推广组成员之一,去了化工局的徐州农药厂。针对农药厂产品产出量与原料投入量比(所谓“得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指导技术员按照0.618法调整原料配比进行反复试验,最终取得“得率”接近为100%,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厂的生产效率,深受厂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好评。在农药厂一炮打响后,化工局领导叫我到局属的各个厂作报告和进行指导,自己不辞劳苦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几乎跑遍了所有的局属企业,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了化工局系统之外。社会上居然有人把我誉为“徐州的华罗庚”。  2.作“向科学进军”报告  1977年10月,徐州市委由市教育局和团市委出面在徐州市举行了一次“向科学进军报告会”。身为大学教师,自己所作的报告,特别符合在场全市中小学优秀学生代表的胃口,报告宛如京剧中的“压轴戏”,获得了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报告会后,徐州市中小学包括贾汪区学校邀请我去作“如何学好数理化”或“向科学进军报告会”。不仅如此,连云港市赣榆县教育局专程派人接我为县城及其各公社的中学师生作了几场专题报告,反响效果特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够直接和青少年面对面,社会承认你,让你为他们讲课,尽到了一个教师应该的本份责任。  推广“优选法”和作“向科学进军报告会”两次活动,使我能够走出徐州师院这座小小的象牙塔的大门,走向社会,结识了本地很多中教界、科技界、工业企业的朋友,增长很多知识和见识,这也符合毛主席所提出的“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二、抓好师资建设和教学工作  1981年10月,我被任命为徐州师院数学系主任。任职期间,重点抓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第一,选派了数量比较多的教师到外校去进修或访学。要求他们返校后到系里通过汇报或报告会形式,介绍水平高的高校在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的,以此带动和提高本系的教学研究水平。第二,抓住一切机会,邀请外校的专家到系里讲学,扩大眼界和提高本系的水平。如此坚持“派出去,请进来”两方面一起抓,使得数学系教师们受到鼓舞,也学会了不少治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些教师通过不懈努力,被提升为教授,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一些同志。  1982年12月,我被任命为徐州师院副院长,主抓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当时徐州师院规模很小,在校生只有2000人左右,每年招生人数也只有500人左右。所以,存在教师人员过剩、人浮于事的情况;几乎每一学期,都有教师无课可排的现象。为准确掌握各系教学安排情况,我上任以后,就一个系一个系跑,并亲自设计了一种“教学任务书”,请每一个系每学期填一张,了解掌握该系一学期一共有哪些课程,每周上几节课,谁当主讲,谁当助教。通过艰辛不懈努力,最终全面了解掌握了学校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快为中学、企业、部队和政府培养人才  1.招收定向公寓生  1984年前后,中小学师资不足、合格率不高等问题成为全国教育界议论的热门话题。徐州师院每年招生600人,还要按协议被煤炭部分走200人,显然满足不了江苏省的需求。我认为,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学院,加快培养教师的速度应该责无旁贷。通过与徐州市委、徐州市政府协商,并报请省高教局同意,1985年2月,徐州市政府与省高教局正式签署了在徐州师院招收定向公寓生的协议。即在师院隔壁徐州六中内,由徐州市政府投资盖学生宿舍(产权为徐州市),徐州师院从1985年起定向招收徐州市的考生,第一年录取200人,后九年每年录取250人,十年共2450人,毕业后由徐州市分配。通过招收公寓生,较大地缓解了徐州市中学师资紧缺的状况。  2.招收委托培养生  1984年前后,大型企业附属学校、部队和省市组织部管理的公务员非常迫切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学历的提升。经报请省高教局的同意,高校可以采取“委托代培”的形式为地方培养所需人才。1984年徐州师院与华东输油管理局二公司签订协议,为该局属中学代培26个本科生、4个专科生。84年5月,与驻徐部队十二军签订协议,在十二军驻地营房内办起来100人规模的两个文科性质的专科班,学制两年,毕业后发徐州师院文凭。84年10月,与徐州团市委签订协议,举办了干部专修班。通过招收委托培养生,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军队两用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提升了徐州师院对外的影响力。  四、购置泉山校区,扩展学校办学空间  党的十二大(1982年9月)明确提出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点问题之一。1984年3月在南京召开的高校院校长会议重点讨论了高校发展规划问题。作为苏北地区的徐州师院占地面积狭小,仅203亩,其中东院家属区占50亩左右,可利用的西院只有150亩左右(同期苏大424亩,南师433亩,扬师372亩),极大制约了办学发展空间。当时学校隔壁的塑料三厂(占地20亩左右)征迁成本太高,一度要价达140万,且空间有限,我们决定放弃。我接受了学校职能部门的建议,向院党委书记谢承提出,并一同多处实地勘察,最终选中了铜山县三堡乡文沃大队牛头山下的一块地方(即现在的泉山校区所在地)。经过院党政联席会研究一致同意,再与文沃大队协商,后以94万元的价格购置了土地399亩。之后亲自带队报请铜山县计委、徐州市政府规划处、江苏省教委、江苏省建委审批,最终确定下来。购置泉山校区,极大地拓展了我校办学的空间。这项工作顺利完成与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五、妥善做好师专与师院合并工作  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建立)与徐州师院的合并,是符合国务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国发〔1986〕108号)和国家教委《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充实整顿工作的意见》((88)教计字041号)文件精神,经江苏省教委报请省政府、省政府报请国家教委而逐级批复的结果,是符合中央教育改革的精神,把规模小、师资质量差的学校联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于两校合并问题,省教委早在1988年10月已有了决策,认为师专和师院都是省教委管的师范院校,合并可以节省投资,减少重复建设,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己作为师院院长,坚决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妥善安排合并相关事宜。一是主动到省教委请示沟通,协商相关工作进度。二是向院党委提交意见建议,就成立工作班子、招生规模、经费、办学条件、办学地点等问题,与党委李宗柯书记等讨论制定并校方案,经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三是积极配合做政教、历史系领导的工作,使两个系按期搬迁到师专所在教学楼;指导其他各部门、各系科一律归口合并,一步到位。在省教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师院与师专各级领导的通力配合下,两校合并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六、旗帜鲜明反对“动乱”,坚决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正当徐州师专和我院的合并工作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的时候,1989年的“学潮”“动乱”开始了,很快以与日俱增的势头,也在徐州市展开。在中央、省委和徐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潮”“动乱”最终得以平息。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时至今日,我们回顾过去,“动乱”期间,院党委领导坚强有力,我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相信领导,做到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遇事沉着处理,所以才没有使学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比较顺利地过了这一关,而且受到徐州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们的经验是,正确理解当时徐州市委领导所说的“维护正常秩序,不要罢课”这一条。其实任何学校都是有一个“正常秩序”的。例如放假制度,学校都有明确的文件通知,说明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师生都习惯了这种做法。否则如果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课就不上课,那就叫“罢课”,是无政府主义的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条经验,就是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开诚布公,使他们知道厉害关系。孰为利,孰为害,让学生们知道我们这些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真正是为了学生的利益而工作。  七、二次艰苦创业——建立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1.挂靠的九州大学(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1993年,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布局、层次、科类结构的改善,国家教委积极鼓励兴办民办高等学校,专门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计〔1993〕129号)文件。在当时形势下,中国矿大的老校领导邢凯、原徐州矿务局局长陈引亮和我经过分析认为,徐州市的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教有很大需求,而且中国矿大和徐州师院内部潜力巨大(当时两所高校有200多个离退休正副教授),商议在徐州市举办民办九州大学。我们的提议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省教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1993年10月7日经省教委正式批准筹建九州大学。办学地点设在徐州市贾汪区大泉的矿务局教育培训总校内(挂靠教育培训总校),由徐州师院发放毕业文凭(挂靠徐州师院)。   从1994年九州大学开始招生到1998年在贾汪大泉办学的五年,是九州大学极其艰苦奋斗创业的五年。自己包括所有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从徐州市到贾汪大泉上班需要乘车颠簸2至3小时左右,吃饭和住宿条件也很艰苦。其中一段时间,我就找了一间教室,安放一张床,床前放一张办公桌,办公睡觉都在教室里。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艰辛共同努力,九州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也日渐彰显。95年、96年、97年、98年取得国家承认学籍(大专)的学生数分别是49人、100人、200人、300人。这也为九州大学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金。   2.独立办学的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在贾汪大泉办学的各种不便日益显现,经我与其他创办人商议,决定在省政府批准的“铜山经济开发区”(距离中国矿大和徐州师院较近)内建设自己独立的校园。我们的想法得到铜山县招商局的支持,同意购买铜山县樵村生产大队所属的一块地皮。徐州市领导对于民办九州大学也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意给予300万贷款。九州大学利用自己的办学积累和贷款建设了学生宿舍楼和实验楼,并于1999年暑期后交付使用。之后九州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省政府1999年9月下发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文件,省领导1999年10月视察九州大学,提出要引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加快学校建设。2000年1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民办教育研讨会”在徐州召开,部领导视察九州大学,并提出重要办学指导意见。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学校商议起草了《股份制办学章程》,并先在中国矿大和徐州师院教职工内部,以后逐步扩展到社会上进行了募股,筹集资金,购买扩大校园面积,建设教学楼。2001年3月,省教委派专家对九州大学进行了详细考察,他们认为九州大学已经基本具备了正式建校的条件。2002年3月8日,省政府批复省教委,同意九州大学正式建校,并确定校名为“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纳入江苏省普通高校系列,成为一所独立颁发毕业文凭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截至2008年,我们在铜山新区的土地上,建成了一所占地237亩,校舍总面积13.18万平米,可容纳在校生6000人的民办高等学校,为适应和促进徐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退休以后参与创建的一件值得骄傲的工作。                                                                                                      (文字、图片来源: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离退休工作部)

怀陈鹤琴先生——教学在活

摘要:      窗前细雨落,屋内孤人寞。我立于窗前,看细雨纷纷,思绪不断,回想着对江苏教育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时,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陈鹤琴先生,想起他国难当头毅然回国的爱国热血、想起他开拓创新、掷地有声的“活教育”理论。      国难当头回国参战,赤子功勋青史流芳。陈鹤琴先生是在1918年国家内外忧患的时候归国的,那时陈鹤琴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刚取得硕士学位,正准备博士论文,学业蒸蒸日上的他却在听到“南高师”教务主任郭秉文的邀请时毅然同意归国发展、为国尽力。归国后,他一直致力于探寻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教育道路;1940年,他在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总结和深厚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虽然是为幼儿教育提出的,但是对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都有借鉴意义,对现代教育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先生提出“活教育”理论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目的,做人两字看似简单,却难解其中真意: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做有意义的人?陈鹤琴先生借这两字言简意赅地向我们发问,怎样做人,怎样求社会进步,怎样促进人类发展,他说作为一个人必须热爱人类,无论国籍、宗教、阶级、种族;必须热爱真理,捍卫真理,以真理至高无上为理念,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学会“做人”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基础。“做中国人”体现出“活教育”的民族性特点,陈鹤琴先生说:“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有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无尽财富,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将中国传统发扬光大。“做现代中国人”则体现出“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不能一直按照一个模式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灵活变通。现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直在寻找着一个适应时代、适合人的教育模式,所以江苏的教育也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以前的教育模式再好,始终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我们不能在一个模式里停留,必须时刻关注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结合实情发展前进。      江苏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都排在全国的前端,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被江苏实践运用的融会贯通,人才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的首要教学理念,所以江苏的教育较之其他而言比较严格,拿考试制度来讲,初二的“小中考”、初三中考、高二的“小高考”、高三高考,层层考试安排筛选人才,学生们至少在初二起就开始划分筛选出来了,学级越往上,学生们的资质越高,这是独属于江苏的考试模式,对于适应江苏的人才理念也是比较好的。然而现在在考试上有一点问题,就是题目的设置,由于需要适应江苏严格的人才理念,考试题目需要设置的比较难,这本来是挺好的,然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题目越来越偏,甚至有些题目的设置只是为了难而难,不是为了锻炼学生们,偏离了原来题目设置的初心。这是需要改变甚至摒弃的,题目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一个知识点,因此题目必须与知识点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难而偏。      陈鹤琴先生倡导“活教育”,教育在活,不要一味地死守着一个模式,需知“事不凝滞,理贵变通”,通则灵,通就需要时刻关注时代变化,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必须耳通神明;同时,需要结合实情,江苏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基础,在这样优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进行变通将会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我仿佛看到了陈鹤琴先生手握一本书,立于三尺讲台,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他那掷地有声的言论,他那如雷贯耳的思想,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散...t

江苏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1次访问,全刊已有24529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