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求学教学治学 奉献地理教育

摘要:编者按:桑榆非晚,为霞满天。在我校有这样一群老同志,于人生青壮年,他们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学校建设。或矢志教坛,潜心传道授业;或笔耕不辍,凝神著书立说;或殚精竭虑,谋求学校发展。至年高退(离)休,他们仍然坚守初心,贡献余晖,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积极配合学校高水平建设。为了践行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本报特推出专版,带领读者领略他们的卓越风采。        罗其湘(1923—2003),男,字梦祖、号东匡,江西九江狮子镇牌楼村人。1950年8月毕业于江西省国立南昌大学经济系(前身“中正大学”)。1956年在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1958年9月调入徐州师院地理系。1962年评为讲师,1983年评为副教授,1987年评为教授。罗教授是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徐州市政协委员。曾任江苏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研究会理事、徐州市地理学会理事长。曾在国家级报刊《光明日报》《地理》《化石》等发表论文10多篇;曾获省优秀论文奖、院优秀教师奖、科研奖。出版专著《徐福考论》《徐福~日本弥生文化的光辉》(中日双文)、《东渡蓬莱第一人》《东匡杂集》,刊行于世。主编教材《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江苏自然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获得同行好评。鉴于罗教授科研突出之成就,1993获国家自然科学教学类特殊津贴。    求学之艰难 拳拳爱国心  罗教授出身于风景秀丽的庐山山麓一名门世家,祖上功名在册。伯祖罗大佑,清进士,曾任台湾首府台南市知府、后升道衔。祖父罗大佑,清举人,早年参加同盟会,组织首应武昌起义,世人尊称“九江辛亥老人”。父亲罗铁夫江西法律专科学校肆业,因是独子需侍父亲而未与堂姐夫徐秀钧(子鸿)出国留学。民国初年,父亲任祖父创办的家乡“清修寺高等小学校”校长。在书香滋润下,罗教授幼入自家大院----栗园私塾启蒙,继而高小毕业。1938年6月底日寇逼近九江,罗教授跟随家人艰辛逃至赣南,一路住难民营(当地祠堂)、吃难民米(奸商在米中掺沙)……因国家对流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罗教授得以在遂川县完成中学学业。1946年考取国立“中正大学”(今南昌大学)经济系学习。  罗教授珍惜求学机会,静心学习,不问窗外事。1946年12月,罗教授和同学们被“沈崇事件”所激怒,参加反美大游行,愤怒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美国兵滚出中国!”1946年6月内战起,次年,国统区全面危机。大学生们先是“罢课”,继而(5月21日)走上街头“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反卖国”,遭到反动军警镇压。有同学被捕入狱,罗教授亦被宪兵的钉鞋踢伤右腿……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1950年8月,罗教授艰难地完成大学学业。  教学之敬业 桃李遍天下  1958年9月为支援苏北地区教育,罗教授服从组织安排,从苏南调至苏北,成为徐州师院地理系学术带头人。作为中国地理教研室主任,罗教授倾心地理学科基础建设,倾力构建学科架构和专业课程设置,成为地理专业教学科研带头人。曾担任《中国自然地理》《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古地理与历史地理》《江苏地理》等课程教学。  文革开始,罗教授被下放,一波三折,但未离开三尺讲台。19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1978年秋,地理专业招收第一届专科生。回到师院的罗教授,被压抑了10多年的热情迸发出来,开新课、搞科研,因专业人手少,故一直无助教,虽工作繁重,但任劳任怨。罗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厚重,教学态度认真,备课一丝不苟;教学内容丰富又具广度深度,且常以最新科研成果、学科前沿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故而很受学生欢迎。罗教授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以祖国版图从古至今的演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罗教授知识渊博、教学严肃,又不失生动风趣。如在《江苏地理》教学中,举例当地气象特点为“徐州气候干燥少雨,地下水资源宝贵。平日即便尘土飞扬,洒水车也绝不作业。偶有大雨过后,地下水位上涨,洒水车便立刻出动,洒水于湿润的路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又如《古地理与历史地理》教学中,据中国沿海洋流和季风特点,罗教授特编一“顺口溜”助学生记忆。最后一句“墨西哥暖流破坚冰”,几十年后依然为学生们津津乐道。  几十年教书育人,罗教授桃李遍苏北。外出考察、调研、访问时,经常被毕业生高兴地认出。众学生敬其突出的科研成就,开拓了学术新领域;赞其学者独有特质—“待人谦逊、态度和蔼、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此时,罗教授愉悦非常,笑容满面。  治学之严谨 成果皆斐然  罗教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对古地理和历史地理研究有着浓厚兴趣,且治学态度严谨、工作扎扎实实。作科学研究时,外出调研、收集资料、考察考证、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写作过程中,享受着科学之美、研究之乐。  文革十年间,虽无专业教学任务,罗教授自为编撰出版了《毛泽东诗词地名注释》,此乃文革中唯一一本《毛泽东诗词》地名注释专著。罗教授知识渊博,知识面宽泛,科研能力很强。其科研特点有四:  第一,具有敏锐学术洞察力和开拓性精神。善于发现并及时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的要求,在从事古地理和历史地理研究中,获得了开拓性新成果。如1976年江苏徐州铜山、睢宁社员在广开地下磷肥促增产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化石。罗教授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研究员前来调查,写出《徐州附近发现上新古和更新古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调研简报》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1978年),填补了我国华东地区洞穴研究的空白,对淮河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演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如:1984年发表第一篇苏北古地理论文《苏北徐海平原晚更新世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地理》(《海洋地质与第四记地质学报》1984年)所从事古地理苏北环境的研究,填补了我国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变迁的地区空白。又如《从徐福村附近古代石锚的发现试论徐福东渡以及我国与北美之间早期海上‘石锚之路’的问题》(《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会刊》第二期,1986年)开启了跨越太平洋两岸古气候、古海流水文特征研究之先例,对区域历史地理和中国古代航海史研究作出贡献。  第二,具有开放性国际视野大格局。罗教授的科研敏感度高、视野宽且远。1982年8月,他担任中国地名词典江苏省赣榆县地名词目编写任务。在赣榆地名资料普查时,发现有一原名“徐福”后演变为“徐阜”的自然村,世代相传就是秦代方士徐福的故乡。这引起罗教授的惊奇和重视。“徐市载民女,楼船几时回”的民间传说竟然还有古老村落遗址?之后,罗教授多次前往徐阜村,经过深入野外调查、反复考证,认定赣榆金山为徐福东渡的起航点。于1984年4月18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的发现和考证》。翌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后10多家媒体报道、转载、翻译,在中日两国学界的引起重视和热烈反响,掀起了徐福学研究热潮。  1995年5月,罗教授应邀访问日本,在东京受到日本学界和社会友人的热烈欢迎,并与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会面。羽田孜说“我祖先也是中国人……我家有一套完整的家谱可查……我们祖先徐福是两千多年前到日本的”。1989年2月,罗教授再次应邀访问日本佐贺县徐福登陆地,受到热情接待:考察、讲学、接受当地电视台专题采访,介绍和传播两千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情况。  之后,罗教授又发表了徐福研究系列文章:《徐福村附近发现古代石锚》(《光明日报》1985.10.30)《从徐福村附近古代时锚的发现试论徐福东渡一级我国与北美之间早期海上“石锚之路”的问题》《江西·草坪·徐氏宗谱初考》《济州岛是徐福东渡的第一站》等。1987年4月,罗教授参与筹备、组织在徐州师院召开“全国首届徐福学术研讨会”。之后,接待了日本别府大学校长和文部省官员,开展学术交流。罗教授在徐福研究方面的成绩,突出了中外交流的历史作用,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深得中日学界称赞,为推动中日徐福研究热和徐福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友谊发展起着积极和重要作用。  第三,运用创新性、多学科、多维度、综合性科研方法。罗教授并非孤立的单一学科科研,而是将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融合一起。他不仅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更是不拘一格另辟蹊径走出书斋,深入现场,进行野外考察,走访乡民、反复论证。发表的系列论文“徐州附近发现上新古和更新古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调研”“徐福故址考证”“徐福村附近发现古代石锚”“江西草坪徐氏宗谱考证”“日本出土三角缘神兽镜铭‘铜出徐州’考辨”“隋朝石锚考证”等论文立意新颖、论证严谨。  第四,具有站位高、眼光远、大气派、大格局。作为徐州师范学院地理学科的科研带头人,罗其湘教授不仅自身积极创新研究,并且关心研究后继有人,注重建设科研平台,在徐州师院建立了“中国徐福研究会”,成为全国徐福研究中心,带领、指导当时的青年教师学习科研,以培养年轻教师和科研团队,为学科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为师大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其湘教授的一生,是潜心“求学、教学、治学”的一生。30多年教学如一春、30多年科研如一日。罗教授把自己的人生、才华、精力全部贡献给了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事业,为徐州师范学院地理系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如今,一代学人罗其湘教授已渐行渐远,但其无私奉献教育的忠诚、创新踏实的科研精神,仍然是年轻学者、学子永远的榜样!                                                                                                      (文字、图片来源: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离退休工作部) 

七夕代相传,真情永不衰

摘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命题。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它是诸多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代代延续,经久不衰。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来牛郎织女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融入了乞巧节,民间姑娘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希望看到牛郎织女“鹊桥会”,乞求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更替,七夕节淌过历史的长河发展至今,虽说已经很少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等此类的习俗,但是它的内核古今一辙,仍旧是表达心意、吐露真情、歌颂爱情。  其实,在现在这样一个速食爱情横行的物质世界中,七夕节是一个纯洁无暇的象征,洗涤着爱情世界的浮躁。或许它的一部分意义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真的有这样一种爱情,两颗心,历经磨难,相知相守,早已超过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那个时候,牛郎织女的凄美让我们相信,美好的爱情绝对不在于一瞬间的绽放,而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约定;而如今疫情面前,英雄和他们另一半逆境中的无私更让我们体会到爱情的伟大与无暇。  今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有一群天使,他们或许为人妻、或许为人夫,却不计酬劳、不论生死,仍毅然逆行,走到前线去,向我们诠释了人间真情。  “赵英明,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广元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赵英明的丈夫在即将开动的大巴车旁望着玻璃窗那边的妻子哽咽地喊着。热血男儿在那一刻,却像个孩子般热泪盈眶;95后女护士陈颖跟男友隔着玻璃戴着口罩亲吻,倾诉着相互间浓浓的思念;武昌医院的主治医生汪晓婷,在疫情期间,为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家里人,每天坚持走路去住宾馆。每晚凌晨下班的时候,她在前面走,丈夫在后面开车跟着,为她照亮护航……我说的你都懂,我没说的你也都知道。你支持我做的每一个决定,又默默在身后做我的后盾,这大概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小爱予于大爱,大爱包含小爱,疫情中的真情正如牛郎织女,虽隔千重万重不能与你相拥,我仍怀揣着真心默默地守护等待。爱情的样子不只一面,心动瞬间亦然。不只有你侬我侬的甜蜜,也有彼此为对方牵动心神的担忧。  我想七夕节的意义并不单单存在于特定的一天,而是依托一段美丽的故事,始终在我们心底留下了一抹关乎爱情的浪漫与忠贞不渝。它折射着中国传统美德,唤起人们心中那至纯至美的情感,相信总有真心,相信总有等待,总会相见。“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绿纽扣

摘要:  我企图一直珍藏的绿,竟然于此绿意尽凋的深秋中,探头促狭着我坦然回往,倾诉纸笔。  祖父有一枚且只有一枚绿纽扣,听说是他当兵的朋友路过拜访时不小心掉落的。现在它躺在生锈了的旧铁皮盒里,置于我家仓库柜架最上层已久。  应该还在里面吧,肯定在的。我想。  我记得它的周边是缠绕在一起的各色丝线,还有零星的几粒黑白扣子,当初我无意识扯下来的它,就这样被我看似无意实则蓄谋地归于普通,却还是能在突然想起时激起我无边的伤感。  回想那枚绿纽扣啊,着实不太惹眼。它的颜色深沉不若多年后祖父为姥姥套上的手镯那样水润,也远比不过初春大片田野满绿得那般葱翠,同时也沾染不上半分复古墨色,甚至还在某次不知名的墙壁粉刷中,缀上了星星白漆,愈显平凡。  但它确确实实是得到祖父“宠幸”最多的小物件。它跟随过祖父夏天的军绿衬衫,点缀过祖父冬天的棉大衣,虽个小却“年长”。祖父是真的很喜欢绿色了,我总以为那枚绿纽扣肯定具有某种纪念意义,多次询问却只是得到一句“因为它是绿的”这么无厘头的回答。  多年后,没有刨根问底的女孩也终于失去了追问到底的机会。只在秋日安静的午后,透过绿纽扣,听着姥姥回溯祖父的时代。  适时我才知晓,祖父心中一直有军人情结,却碍于家庭经济条件,只能与田野牲口打交道,在充满劳绩的生活里、在细小的时光中安心投入顺其自然的心情。窗外的绿,从鲜活的、跳跃式的绿到沉稳的、无比的绿,都未曾逃脱过祖父的双眼。原来他对绿色的喜爱,从来都不局限于农民对万物复苏的欣喜。  多年的田间劳作也让他落下了腿疾,行走尚且困难。祖父的军人梦,终究也只能是一场梦。  但这却丝毫不减他对那军人般惹眼的绿色的热爱,对军服上脱落下的绿纽扣的至若珍宝。或许身着缝有绿纽扣的衣服,也能闲染一些军人的气概风度吧。  那年春天,在满目绿意的春天,祖父含笑离世。迟迟赶到床旁哭着喊着拽着祖父袖子的我,没能换来他的一次睁眼,却扯下了那枚绿纽扣,那抹承载了祖父一生向往的绿色。民间谜语“山变水变乡貌变”之为绿,祖父平凡的一生虽未生活在山水之旁,却也见证着周边田亩的仇绿枯荣,也短暂地享受过乡貌变化下的幸福生活。军人梦虽未果,但他一定已然十分满足,不然病痛之下的他为何仍然嘴角带笑呢!  我曾倔强地不喜欢那个人人欢欣鼓舞期待的春天,总觉得那抹逐渐清晰熟悉的绿来得那般不通人情,叠叠勾起我尚不释然的别离。  纵使那会是祖父喜欢的春天。  纵使那也是祖父喜欢的绿。  原来在我心中,这最惹眼的绿,当属祖父的绿纽扣,它有着比初春,更沁人心脾的绿。  突然间,我想再看看那枚绿纽扣了,想轻拭其上灰尘,抚摸它的纹理,仔细却热烈地感受祖父那盛满生命力的绿。

江苏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40次访问,全刊已有245280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