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报》  

第01版:1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摘要:  本报讯(郑晓坡文/图)11月18日下午,我校在分析测试中心100报告厅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江苏省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校党委书记华桂宏教授为师生作题为《凝心聚力乘势而上

2020年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摘要:  本报讯(法学院)11月15日,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市泉山区中国石化管道会议中心召开。本会议由我校和徐州市法学会共同承办。来自江苏省内高校、研究院所、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律师事务所等系统和单位的百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广登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环境资源法与《民法典》实施的衔接展开学术交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将有力推进我校环境资源法相关学科发展。  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邵建东教授代表法学会发表讲话。他指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0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处于高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有待进一步改善。邵会长就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提出研究会在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  徐州市政法委副书记陈章平和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河海大学校长助理邢鸿飞教授分别致辞。陈章平副书记表示,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推进法治徐州建设,以更强担当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以更高标准建设法治人才队伍,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邢鸿飞教授代表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对本次会议的承办方江苏师范大学表示感谢,对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大会开幕式由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河海大学法学院李义松教授主持。本次大会共分两个单元的主题报告环节和交流环节,代表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碰撞出许多关于环境资源法学思想的火花。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校内宣讲动员会

摘要:  本报讯(郑晓坡)11月18日下午,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校内宣讲动员会在分析测试中心1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华桂宏,校党委副书记岑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广登,以及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校内宣讲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岑红副书记主持会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切实找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握教育改革问题,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学校成立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校内宣讲团,在全校各基层单位开展宣讲活动。从2020年11月20日到12月下旬,将在基层党委(党总支)组织开展教职工和学生代表专场宣讲26场,实现对二级党组织宣讲全覆盖。  华桂宏书记在会上作了宣讲辅导与动员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对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宣讲团成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义,带头学习好、宣讲好、传达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华书记特别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首次国内视察就来到了江苏,并发布了重要讲话与指示,全体宣讲团成员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要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和发展的激励和鞭策,与深刻认识近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要通过宣讲,帮助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折不扣地把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落实到位。在宣讲中,要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根本任务,作为谋划江苏未来发展的总目标、总纲领、总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师生。

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展演(二片区)在我校举办

摘要:  本报讯(郑晓坡)11月15-16日,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展演(二片区)在我校顺利举行。此次展演(比赛)分小合唱和大合唱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又分为甲乙两个组别,甲组为非专业学生,乙组为专业学生。来自徐州、南通、盐城、扬州、宿迁等地区18所高校选送的36支参赛队伍,1000余名师生参加比赛。  江苏省合唱联盟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杨丽娟,江苏省合唱联盟副主席、国家一级指挥常畅,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音乐学院教授、执行院长吴磊,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系主任许志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合唱联盟副秘书长吕仁仲等担任本赛区评委。江苏省合唱联盟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有德乡担任大赛巡视员。  本届比赛各参赛高校都集中了本校声乐方面的精英,各参赛队伍经过精心准备,并在赛前进行了多次预演,力求将自身的最高水平展现在舞台上。各支队伍选取的比赛曲目考究,情绪调动充分,他们的歌声时而旋转委婉,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如窃窃私语,时而如疾风骤雨……带领现场观众徜徉于音乐的大海之中,领略声乐艺术之美。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各类别和各组别的奖项最终落定,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送的曲目《天路梦.高原情》获得小合唱甲组第一名,盐城师范学院推送的曲目《醉在云故乡》、南通大学推送的曲目《Rosas Pandan》并列小合唱乙组第一名;盐城工学院合唱队获得大合唱甲组第一名,江苏师范大学合唱队目获得大合唱乙组第一名。  作为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展演(二片区)的承办单位,我校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组建由相关部门与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协调小组。校党委书记华桂宏多次就比赛事宜作出指示,并在比赛期间亲临现场观看。  为保证比赛效果,学校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尤其是校团委和音乐学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了比赛组织有序,赛场秩序井然,获得评委和参赛队伍的一致好评。

我校举办2019年度“苏师榜样”评选活动

摘要:  本报讯(学生处)11月13日晚,校2019年度“苏师榜样”评选活动在分析测试中心300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广登,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孟召学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评审会,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等师生代表150余人到场观摩。  展评现场,26位候选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个人展示,精彩展现了他们在勤奋学习、服务表率、公益志愿、学术科研、自强不息、文体活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事迹。传媒与影视学院王雪纯同学大学三年学分绩点4.2,英语六级取得604分的高分,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保送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敬文书院王春元同学,数学专业课程有12门在95分以上,是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学霸;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的强钰婷同学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常超过500小时,在志愿中践行青春理想;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宁文静同学面对家庭的变故,没有退缩,用瘦小的肩膀扛起家的责任,学习、服务、工作是她的日常。他们是博学笃志、成绩优异的学业楷模;是心系集体、敬业奉献的服务表率;是用博爱照亮人间、用真情传递温暖的公益天使;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科研达人;是精业敏行、砥砺奋进的励志榜样;是才华横溢、活力四射的活力之星;是用技能创造价值、用专业成就梦想的技能状元。  “苏师榜样”的评选是为进一步挖掘典型、弘扬先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而设置的优秀学生评选活动。最终,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周厚宇等10位同学获得江苏师范大学2019年度“苏师榜样”,文学院沈思逸等16位同学获得“苏师榜样”提名奖,数学与统计学院祁兆薇等28名同学获得“苏师榜样”入围奖。“苏师榜样”们形象鲜活,事迹深入人心,充分激发了我校大学生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追梦者与圆梦人,共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02版:2

突出特色发展,聚力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场持久战

摘要:  校报记者:苗院长,您好!据了解,音乐学院近几年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整体概况吗?  苗雨: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面贯彻“两会精神”,突出“保”和“稳”,继续加速改革创新步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音乐学院以改革创新为源头,不断优化内部发展生态,促进各要素间的有效配置与融合,突出师资队伍高层次建设、人才培养高质量建设和特色发展三大核心工程,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标志性的成果。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特点,深入饯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的文艺”理念,探索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师大人的文化自信心,助力校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主责主业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校报记者:请您聚焦创新驱动战略,从学科内涵建设等角度,可以谈一谈学院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吗?  苗雨:首先,以师德师风引领,突出师资队伍建设的“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  音乐学院现有专业教师6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6人,拥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55%,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占比达到25%,且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基本形成了师资队伍集群化建设的新优势。  打造一支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1.创建师德育人平台,建立活态化育人机制:学院积极打造音乐学院创始人费承铿教授“厅、像、班、书”师德育人平台,建成全校首个师德师风“实境、实体、实情、实时”活态化思政育人实境课堂,受教育师生近千人次。2.树立教授师德典型,发挥领头羊育人效应:学院所有教授都积极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指导任务,在教师群体中发挥领头羊作用,期间涌现出一批师德育人典型,如校“师德模范”沈涛副教授等。3.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嵌入式育人模式:学院积极打造“师德教育+专业教育”的嵌入式育人模式,鼓励全体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其中由我带领全体声乐系教师申报的《声乐演唱与教学》课程被列为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           针对音乐舞蹈学科的专业特点,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用“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指导思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高端化”就是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如2019年成功签约引进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波教授;“国际化”就是大力引进毕业于海外名校的年轻博士,如毕业于德国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的古典吉他演奏博士吴曼妮,美国堪萨斯大学音乐学院的钢琴演奏博士薛俊伟等;“特色化”就是根据音乐舞蹈学科特点,引进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的优秀表演硕士王艺璇,王非凡等。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继续扩大高层次人才延揽力度的同时,积极鼓励教职工求学深造,一体推进“输血与造血”,近年来先后有6位教师读博深造;引进(达成意向)博导1人,教授2人,优秀博士9人,与此同时,学院还着力从体制机制等层面优先保障人才需求,学院在经费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项改造高层次人才工作室10间,协助申报各层级项目30余个,出版个人演奏专辑4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确保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站得稳”。  其次,秉持“师范性、民族性、实用性”理念,实现分层分型高质量人才培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在实践中,我们秉持“师范性、民族性、实用性”人才培养理念,确保高质量发展路径通畅。此外,我们还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发挥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功效,依托“费承铿班”这一品牌项目的成功经验,落实人才分类分层培养要求,建立人才培养“特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先后培养出“2013年度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第七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获得者陈佳璐;第五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总展演银奖、十一届金钟奖比赛江苏选拔赛民族组第二名获得者王文汇;2019江苏省文艺大奖器乐比赛小提琴组铜奖获得者史迪雅等优秀学子。学生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3项、二等奖28项和其他奖项共百余项。共有朱仲毅、张陶、刘瀚泽等70余名毕业生在中央音乐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任职;共有杨忠国等13人考取俄罗斯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生高质量就业率常年保持在40%左右。在专注于国内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抓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契机,坚持做好国际文化交流、留学生培养和交换生工作。以我院师生为主体的艺术团于2015年9月赴美国佐治亚、阿拉巴马和佛罗里达三个州进行了题为“传播雅乐,弘扬正声”的中国文化艺术巡演活动。在迈阿密等地的八所高校和中小学进行了十场演出活动,观众达六千余人。目前学院有马来西亚籍留学生1人,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完成两批次交换生派遣工作。  第三,以汉乐舞研究为特色,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  我院依托学校“汉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借助学院“汉乐舞研究与表演实验中心”“汉乐团”等研究表演机构,积极探索汉代乐舞研究及乐舞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汉乐舞研究为特色,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2019年10月我院成功举办江苏省“一带一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创新论坛。共有来自北京、天津、宁夏、新疆等16个省区市的40余所高校,近200位研究生和导师参加。通过实践创作和理论研究传播两种服务形式,乐舞文化研究服务区域得到了充分的扩大与充实。  为推动艺术成果转化,我院师生积极参与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电视台、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文明办、校党委宣传部等宣传、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演出活动7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特别是在2019年度,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中,学院师生先后在“我和我的祖国——徐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文艺晚会”等活动中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尽显师大学子的时代风范,在服务全国和省市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校报记者: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基于此,对于学院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划呢?   苗雨:要强化危机意识,蹄疾步稳,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音乐学院将围绕“一上”和“一下”,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首先,我们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这一新业态,在帮助师生尽快适应网络化的教与学,降低疫情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主动作为,提前布局,着眼于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变应急式为常态化,变单链条为生态化,把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搬上“云”,并努力拓展网络延伸渠道,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办学路径;其次,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在坚持原则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实施院内“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下沉教学科研管理权限,鼓励学院各主体开展创新实践,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类风险和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坚信,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音乐学院一定能够在“十四五”当中,建成具有徐州地域文化特色,兼具师范性、民族性和实用性,淮海经济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一流”,国内师范类领先的音乐艺术学院。

以人为本、创新思维,凝心聚力谋发展

摘要:  校报记者:菅院长,您好,法学院近几年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您能简单和我们介绍一下学院的整体情况吗?  菅从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它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发展理念对于我校法学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作为淮海经济区目前唯一的专业法学院,我院正是在创新、协调、开放的理念下不断发展壮大的。  人才兴院,超常规发展。作为新成立的专业学院,法学院克服法学博士人才相对稀缺的困难,大力引进高层次和优秀博士人才。专业教师从学院成立之初的28人,发展到今天的40人,今年还将成功引入数名优秀博士。“外引内提”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学院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和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两个硕士点,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超过了50人,跻身江苏省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平台的方阵。2018年法律硕士以优异成绩通过专项评估(10/69);2019年,法学专业获得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培育点。  学院现拥有苏北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江苏省知识产权(江苏师范大学)培训基地两个省级平台,徐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法治研究院、汉藏法律文化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淮海司法个案正义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立足苏北,重点辐射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初步实现。  校报记者:可以请您聚焦创新驱动战略,从学科内涵建设等角度,谈一谈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吗?  菅从进:“六轮驱动”,铸特色品牌。法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借力引资、服务社会、接轨国际”六大向度快速提升的发展理念,形成江苏师大法学院快速发展的“六轮驱动”格局。  1.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国际化”的培养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2.0为依据,培养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优秀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素养,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铸造“律己师人、致公天下”的公义法学品质。这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我院本科专业毕业生法考通过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考研率和就业率始终处在全校前列;研究生的就业率尤其是高端就业率在全校独占鳌头。  2.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法学院40名专任教师中,硕士生导师20人,博士学历的教师24人,具有海外著名法学院研修经历15人(其中两人是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具有法律实务服务能力资格的教师30人。同时,根据“立地顶天”和“多专多能”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形成三个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协同共进的师资团队:(1)充分调动专业发展早期一批老师从事教学科研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新引进人才协同共进,形成了一支全覆盖式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并重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法学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2)以一批科研能力突出的教授、副教授和优秀博士为依托,打造“2-5-4”学科体系团队,即以法理学和法史学为基础学科,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为专业基础学科,以社会法治建设、知识产权、汉藏法治文化比较研究、教育法治为特色学科方向,形成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团队;(3)引进和挖掘具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一批教师,打造可从事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汉藏、汉英),并可以在SCI、S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高原团队”。三支师资团队建设目前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3.科学研究:学院成立以来,科研也有较大提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新引进的海归博士刘恺,在SCI二区和science正刊发表论文;今年6位老师将在SPRINGER、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出版高水平论著,法学院科学研究呈现出走向新台阶的良好势头。2018年、2019年,我校法学学科连续两年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  4.借力引资:法学院一直坚持“深协同,共育人”办学理念,开门办学,与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大长三角地区的近100家法治实务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借助这些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首先在校内建立了江苏师范大学模拟法庭、江苏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及系列实务课程等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其次建立了15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获批1家省级法学研究生工作站和2名产业教授。再次,形成了校地深度协同的实务课程和学生竞赛指导专家团队,在“大创杯”、全国版权征文大赛、江苏省研究生案例大赛中连获佳绩。同时,还获得法治实务单位捐助的奖学金、名家论坛基金和助教基金等超过120万元。  5.社会服务:法学院教师目前共担任了50余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法律顾问、外部或独立董事、咨询员等社会服务身份;五年来承担了10余项地方立法草案起草、立法评估报告、立法调研报告、法治评估报告、司法改革评估报告等横向项目,项目经费超过200万元;承担培训立法、行政、司法工作人员和法治师资2000余人次,培训收入超过200余万元。目前,社会服务正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法务、政府社会治理和法治社会建设领域拓展。  6.接轨国际:为克服国内法学培养体制与国际存在较大差异的困境,学院推出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雅思工程,学院自行开设雅思班,对雅思6.0学分以上的学生予以奖励,促使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到海外攻读学位的同学逐年增加;学院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全英文及双语课程逐年增加;聘请英国和加拿大两名外籍教授担任全职兼职教授和授课老师,开设全英文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同时打造了可以开设全英文和双语教学的“高原”教学团队。  目前,法学院的发展特色已经初步显现。实践教学模式产生全国性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教学研究中心、模拟法庭等为平台,开展了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法律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独树一帜的“U+”实践教学模式。现代电子信息化的模拟法庭成为徐州市中原等6家法院的巡回法庭或示范法庭,模拟法庭课程实现了示范化、全员参与化和小组教学化,课程体系被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模拟法庭指导委员会向全国推介,并成长出我校主办的全国性赛事——“淮海杯”模拟法庭大赛;法律援助活动课程化,与徐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其他法治单位的援助活动联动化,不断创新活动类型,连续获得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2020年初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称号(全国高校仅三家);法律硕士研究生顶岗实习作为徐州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向全国推介;法律校外专家鼎力相助的法律诊所课程,现实针对性强,技能培养成效显著,2020年1月,我院《法律诊所》课程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一流课程。可以说,校地深度协同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法律援助实践教学模式、法律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模式、法律诊所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校法院的特色品牌,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社会化办学模式彰显区域法学院优势。相对于首都、直辖市、一批省会城市等大都市法学院校过于集中,导致法治实务单位资源难以充分支持高校法学院校办学的紧张局面,地处二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我校法学院,却有充足的法治实务单位资源可以借助。必须充分用好这一相对优势,真正打破高校办学体制的壁垒,走出自我封闭的“象牙之塔”心态,牢固树立“借力生长,协同共享”社会化办学理念,与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丰富的法治实务单位形成“深协同共育人”合作机制,将我校法学院建成本区域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建共享的高水平育人平台,形成区域法律职业共同体倾力支持、众望所归的品牌性法学院。目前,我校法学院正式依靠这种良好的深度协同机制,与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一大批法院、检察院、监察委、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共同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的深度合作模式。前述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正是以这种机制作为基本保障。同时,这种社会化合作机制的资金汇集效应也是客观的。社会各界及法学院校友积极支持法学专业发展,先后设立了奖学、奖教、论坛及发展基金共十余项,如“茂通”“田原”“爱心”“心翎”“龚居刚”“元封”“世君”“江民”“梁成民”“金洋”“政纬”“永伦”等,有效地支持了法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校报记者:今年是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基于此,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划呢?  菅从进:凝心聚力,成一方翘楚。我校法学专业曾一度错失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中,在校领导具有前瞻性的大力支持下,得以独立成院,吸纳人才,初步完成了学科的基本布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法学院目前的状况,相较我校兄弟学院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离各级领导和本区域法治实务单位的期待更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十四五”期间,是我校法学院真正站稳脚跟并真正发展成为区域性高水平法学院的关键阶段。  “十四五”期间,学院发展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1)继续引进高水平人才。在本年度专业教师达到45人左右的同时,至2025年,再引进15-20优秀博士,确保专业教师人数超过55人(届时会有4人退休),博士占比超过75%;(2)法学专业获批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建成验收;(3)法学硕士完成“2+5+3”的学科布局建设,法律硕士形成全国性特色专业,在国家设置法律专业博士点的前提下,具备申报博士点的基本条件;(4)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突破,发表10篇以上的SSCI/SCI、法学权威期刊论文;学术高水平论著15部以上;(5)法学学科在软科学排名中进入前80位,学科水平评估中达到C+以上。  上述目标,仍然需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正走出法学院发展仍然面临的诸多瓶颈,如人才瓶颈、资金瓶颈和办学空间瓶颈等。具体举措包括:  1. 继续强化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强化服务党政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单位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与司法和律师事务所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协同办学资源。  2. 在继续扩大师资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倾力打造“高原”师资团队,扩大全英文和双语教学团队的规模,通过组织“教师学术论坛”“教师法律英语沙龙”“论文写译协作团队”等举措,形成在SSCI/SCI、法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科研“高原”团队。  3.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真正融入徐州市、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等国家战略,快速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社会建设、教育法、汉藏法律文化研究与民族区域法治等特色学科方向。

第03版:3

姚正海: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做的最值得的事情

摘要:  中国注册会计师,省重点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负责人,省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江苏省第十三、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硕士点导师组组长……说起这些头衔,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姚正海教授谦虚地解释道:“这么多年了,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坚持了这么久都会有收获。” 正是这样的信念,从教近二十年以来,姚正海教授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值得”是他挂在嘴边的最多的一个词语。   “老师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的培养优秀人才”  在商学院很多学生心中,姚正海教授就像是“父亲”般的角色。他不仅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无微不至地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姚正海教授始终坚信,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使自己所教的学生学业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商学院已经毕业的研究生王艺就是姚正海教授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王艺同学特别能够吃苦,愿意努力,现在在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永(EY)会计事务所工作。”谈起王艺同学,姚正海教授总是说不出的骄傲。  在研究生期间,姚正海教授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辅导王艺梳理有关会计理论知识的各种重点难点,同时经常带领王艺进行专项的课题研究,从课题申报的格式规范、课题目标的制定、课题内容的规划和具体研究等等,姚正海教授总是耐心细致地指导,一字一句地雕琢,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疑问的地方。通过努力,王艺同学荣获2016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跟姚老师学习的三年,他在我的学业指导上尽心尽力,并对我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很敬佩他。”王艺说。回想起在师大奋斗的点点滴滴,正因为有导师姚教授为她指引方向,她才最终通过努力,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陆妩婕等同学在姚正海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敬文书院会计学专业黄钟慧同学在姚正海教授多次辅导申报技巧后成功被纽约大学录取;吕兰茜同学的毕业论文在姚正海教授的指导下荣获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在和学生们的相处中,姚正海教授总是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思量,这样的付出赢来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姚教授本人更是先后两次获得江苏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  “老师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的培养优秀人才!”姚正海教授说。  “我要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姚正海教授深知,高校深化改革的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现今高校教师最本职的工作,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因此,姚正海教授始终秉持以科研深化教学,以教学强化科研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作为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绝对不能含糊!”姚正海教授说道。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姚正海教授报名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对于一般的会计资格考试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多、周期长,难度较大,但是姚正海教授在备考的过程中始终坚定信心,抓紧教学和科研以外的空余时间进行复习,经常复习到深夜。  “考注会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我有了这样的经历,就能更好地辅导学生们进行备考,帮助学生尽快考取证书。”姚正海教授说。为此,在获得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后,姚正海教授更加注重从自身影响带动学生。因为经常承担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任务以及模拟实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姚正海教授总是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深入提升财会工作技能的同时,研究学习信息技术变化对财会工作产生的时代需求,并熟练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对我们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的教师来讲,怎样通过我们的教导使学生拥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实际能力,怎样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保障会计信息的及时与可靠,怎样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帮助,这些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尤其是要跟上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科知识更新的步伐。”姚正海教授说。这样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使姚正海教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先后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五项部省级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不少论文刊载于专业核心期刊。  “教书和育人要齐头并进”  “做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就是要心思正,不能有一点歪脑筋!”姚正海教授常常语重心长地跟学生说。这是他多年来秉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重的根底所在。  在《财务分析》的课堂上,姚正海教授选择康得新、牧原股份等典型上市公司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讨论、视频教学等创新形式,从事实分析到人物思想的分析,从教导学生诚信为本、不做假账到教育学生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间的关系,姚正海教授实际是在潜移默化地将立德树人的道理渗透给学生。姚正海教授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书与育人应该步调一致,并驾齐驱。教授知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更本质的是要立德树人。“现在社会诱惑很多,我们就应该多做一些,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  因此,在他的课堂上不仅有财会知识的传授,还有人生阅历的分享,更有隐性的榜样示范,这些都促进商科学子逐渐养成了清正、向上的作风。他还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财经方面的书籍,通过相关财经媒体来获得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动态;并有效利用假期去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活动,让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在实践中入脑入心。  除此之外,姚正海教授在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2015年度立项建设重点教材《会计学基础教程》的编写过程中,就把“诚信”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念融入其中,尤其是通过现实中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严密剖析假账的产生轨迹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应对策略,教导学生做一个忠于道德、忠于诚信的人。  “做会计这个职业啊,就是要“锱铢必较”,每个数字你都弄明白了,那就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姚教授说。循循善诱,一心谋求教书育人的真谛所在;谆谆教诲,只为培养德行兼备的明日之光。学品与人品都要“锱铢必较”,勾勒出一位模范教授的正派与坚守。

鞠长猛:为学生筑梦,用爱心育人

摘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成为教育信念坚定的践行者。对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鞠长猛老师而言,对师道的理解早已贯穿了他事业追求的各个方面。“教师之职平凡,教师之举不凡。”“经师易遇,人师难遇。”鞠老师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教育岗位上不断耕耘,弦歌不辍。  钻课程思政,扬价值文化  2019年,鞠长猛老师作为骨干成员成功申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华侨华人研究》。何为“课程思政”?鞠老师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也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教育模式。他认为,要始终把立德树人渗透课堂,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引导方式,将最基本的思想品德与精神根深蒂固渗入学生骨髓。“把思政和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合一起,并且通过一系列实例教学能让学生置身其中,既能让他们掌握知识,又能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鞠长猛老师说。因此,在《华侨华人研究》这门课程中,鞠老师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为学生解读侨批内容,再到展示海外唐人街街景,再到深入分析华侨社团发展等方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认识到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更重要是的让学生们体会到华侨华人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他们浓浓的思乡情、强烈的爱国心。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鞠长猛老师同样也是如此。19级历史学专业的卞天奇同学谈起鞠老师上课的情景,总是滔滔不绝。“不论是西方文化史、华侨华人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课堂上,鞠老师的讲解总是把一幕幕历史作为生动的教材,让我们感悟到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有效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鞠长猛老师说道。从教以来,鞠长猛老师一直致力于探索思政与教学的融合策略。不断切换历史的镜头、打破时空与地理的限制,从中国与世界的灿烂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与智慧,用宏观的历史眼光、生动的史实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去引导学生,这是鞠老师践行育人初心的重要过程,也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重中西对比,强文化自信  鞠老师主要教授研究生《世界文化遗产》,本科生《世界历史文选选读》《世界古代史》《华侨华人研究》《西方文化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主要课程,并且长年承担大一新生的《世界古代史》课程。  “《世界古代史》是‘世界通史系列’的第一门课程,所以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鞠长猛老师说。因此,鞠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即通过中西历史对比研究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掌握历史知识脉络。在讲述世界历史文明与文化思想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古希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几乎重叠,所以鞠老师经常将古希腊文明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进行对比分析。从地理位置的对比入手,深入对比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等具有代表性哲人的文化思想,最终落脚在两个时期的文明成就与思想内涵。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鞠长猛老师通过中西对比的形式串联起历史文化的时间、空间和情感。让学生置身课堂领略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其实,像《世界古代史》这些课程,即便各章节已经讲过多遍,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鞠老师介绍,他会在每次上课前坚持花费大量精力制作每一幅PPT,剪接制作每一个视频,精准把握时间和数据,准确定位事件和人物的信息,并且仔细推敲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在2020年上半年线上授课期间尤其侧重于网络平台,信号测试、授课方式革新、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力图将最精彩的内容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辛勤的付出总有收获,学生们课堂上的反应以及对我的高度认可让我更加坚定了一名老师的责任。”鞠长猛老师说。  守科研阵地,勤建言咨政  2020年3月-6月,十二场跨越万里的中国与海外华侨华人视频连线研讨会相继举行。鞠长猛老师作为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团队的一员,在总负责人张秋生教授的带领下,全程参与了“海外华商谈抗疫”在线专题研讨,为国外侨胞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献计献策。  “作为团队的一员,鞠老师工作不分分内分外,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团队带头人张秋生教授这样评价。  据了解,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依托于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江苏基地平台,承担着为侨务部门提供决策咨询的重要任务。“‘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是我们的科研目标。”鞠长猛老师介绍,他与团队成员老师经常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共同探讨华侨华人移民、经济、文化、社团、参政和侨务政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与特点,同时充分结合当前的侨情和形势,为侨务工作以及当前的防疫工作建言献策,并积极撰写有关华侨华人的咨询报告。2020年,鞠长猛老师于2019年所申请的“加强华侨华人国情认知”项目获得了徐州市侨联的立项,对侨务部门把握海外侨情新变化提供了有益思考。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做好科研普及工作,鞠老师创办并有效运营了微信公众号“苏师大澳研与华侨华人研究”,将中澳关系、华侨华人相关前沿性问题以及相关最新动态介绍给关注相关问题的同学们和学术爱好者。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鞠长猛深感教师责任的重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责任”二字,倾注满腔心血,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曾经有学生问我,是什么让我一直保持着对教育工作的饱满热情。没有半点犹豫,我做出了回答:因为对教师这份职业心存敬畏、坚守初心。”正是这份初心,成为了鞠长猛老师为学生筑梦、用爱心育人的坚强动力。

第04版:4

学高之师,德高之范

摘要:  【个人简介】邱鸣皋教授于1938年出生于江苏丰县的一户书香门第。幼承庭训,跟从教私塾为业的父亲诵习《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由此培养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热爱。十三岁时,父亲外出行医谋生,始得入小学补习考中学必考的算术、常识、国语等课程。两年后考取初中,毕业后进入运河师范,1960年考入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1964年毕业留校,执教中国古代文学。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兼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并发起创建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担任副会长。  一  邱鸣皋教授自1982年至1987年担任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1987年任职徐州师范学院副院长,1991年至1996年担任院长。作为徐州师范学院的系院领导,长达20余年的时间,他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贡献出所有的才智与精力。特别是1991-1996年他担任院长期间,正是徐州师范学院发展提速与奋进的时期。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组建新系,创设非师范专业,抓学科建设,推动研究生工作,科研工作连创佳绩,成人教育评估优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管理,加大后勤改革,改善办学环境,规范外事工作与联合办学等,使得学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邱鸣皋教授为首的院领导善于谋划,守成出新,付出了大量的艰苦努力分不开。他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关注于学校的发展,在各种会议上提要求、作部署,还要深入基层调研,联系广大师生,狠抓落实。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1996年,徐州师范学院终于在邱鸣皋院长任期内,升格为徐州师范大学,这向前跨出的一大步,不言而喻,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书馆建设是一所学校的重中之重,为此,邱鸣皋教授一直重视图书文献资料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改革开放前的艰难岁月里,他曾主动要求到图书馆做采购工作。在这期间,他除了有机会大量阅读古籍文献,充实提高自己,还为我们学校采购来许多珍贵的书刊文献资料,比如全套的原版《现代评论》杂志就是他亲手购入的。在担任学校领导之后,他又为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台湾著名出版家高本钊先生是邱鸣皋教授的丰县老乡,也是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渤海堂文化公司的创办人。1955年台北市“江苏省丰县同乡会”成立时,高先生被公推为第一任理事长。他回乡时与邱鸣皋教授有缘结识,邱教授就邀请他到我们学校参观。高先生既为家乡建有大学而兴奋,也为这所学校有一位老乡当领导而骄傲。经过多次沟通交往,1996年高先生决定给我们学校捐献一大批珍稀图书文献。其中包括佛经类:《大正新修大藏经》、《卍正藏经》、《卍续藏经》、《高丽大藏经》、《碛砂大藏经》、《嘉兴大藏经》、《乾隆大藏经》等七种不同版本的佛教藏经,乃当代汉文佛教大藏经之权威出版物;文学类有目前全球研究中国民俗文学最完整的一套巨著《俗文学丛刊》五百册及《楚辞汇编》、《词话丛编》等;史学敦煌学类有当代收录世界各大研究单位与图书馆所藏的敦煌卷子缩微摄影图片最完整全面的敦煌研究资料《敦煌宝藏》;综合性大型丛书有《石刻史料新编》(一辑、二辑、三辑、四辑)、《丛书集成》(新编、续编、三编)、《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大易类聚》等。这些图籍文献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馆藏,为一般高校所罕见,故而成为我校一大特色。邱鸣皋教授的一段乡亲情缘霑溉后代学子,功垂永世。  二  邱鸣皋教授不仅是领导,同时他也是专业导师,长期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即使担任了系、院领导工作,繁忙琐细的行政事务也未能改变他作为学者导师的本色,仍然坚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信条,铸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良师形象。邱鸣皋教授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条件,通宵达旦地读书。他热衷于阅读目录、版本、校勘、古籍整理方面的书籍,读《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知道书是有系统、成体系的,治学最重要的是懂得治学门径,才能得其门而入,才能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选取自己最需要的书,所研究的课题才能顺利进行,否则,读书虽多,书蠹而已。他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这方面的知识,介绍参考书及其读法,以使学生能早些把阅读与治学结合起来,掌握治学方法,而不至于学习仅仅止于教材。1981年他为中文系七七级同学开《词史》选修课,使得一大批同学对词学产生浓厚兴趣,其中便包括现在蜚声学术界的清词专家张宏生教授。曾经有一位77级老校友深情地回忆说:“邱鸣皋老师的‘词史’的讲解真是妙不可言,让我回忆尤深。现在仍清晰地记得邱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形象。他讲话声音洪亮,铿锵有力,风趣生动,激情四溢,让我们‘如听仙乐耳暂明’,着迷到极致。”他也曾为学生讲先秦诸子,一位老校友写道:“邱鸣皋老师讲先秦诸子,他那铿锵顿挫的语音,隽逸的粉笔字,烘托着简明透辟的评析,把我们引入与先贤先哲对话的殿堂。”现在学界活跃的傅刚、张宏生、魏崇新、胡可先、陈飞等一干古代文学领域的名校名师皆出自他的门下。他还最早在中文系为本科学生举办学术讨论会,推荐发表优秀的学生论文。作为师长,作为领导,邱鸣皋教授一直爱护学生、关心下属、提携后辈。教师教书育人几十年,桃李遍天下,不足为奇,难能可贵的是会有那么多学生对他怀有终生感激的深情。八十年代后期,一位年轻教师被派到东北进修学习一年,按规定只能报销一次来回车票。当时孩子小,工资也不高,自费回来当然很困难,这样就陷入寒假春节想回家而不能的尴尬境地。没想到,放寒假前,作为系领导的邱教授却写信来说:请你辛苦一下,帮助学校购置一批研究生用书,这样我也不要专门派人出差了,回来可以给你报销一次往返车票。这封特意雪中送炭的信当然会一辈子温暖着这位年轻教师的心,让他终生感激。有一位知名学者评述邱教授著作的文章说:“先生对我更有知遇之恩,且不谈如何指导做人为学,单就将我从一个海滨乡村教师调到大学工作,当时没有指标,是先上班后办的手续这件事,已经足够感动一生的了。”这种人性化的工作安排,当然会让属下感佩不尽,甘愿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恰恰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作为一校之长,他要考虑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培养,学科发展前景。依靠他的积极支持,许多年轻教师纷纷投拜名师读博,回来以后成为学校的栋梁之才。只要年轻教师在业务上暂露头角,他就给予鼓励支持,因此培养出一批脱颖而出的学术新秀。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如何不丈夫!  凡是邱鸣皋教授带过的研究生,几乎每个人的书架上都有导师赠送的工具书或经典的书籍,比如《辞源》,阴法鲁的《中国文化史》等。他认为这些书籍必须读,但是又每每念及学生囊中羞涩,就用自己的钱为学生买书。一转眼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学生的书架上仍然珍藏着这些心爱的书籍,这是导师给学生的一片爱心和深情,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让学生们没齿不忘。每当他们回到徐州,都要抽时间专程去拜访看望自己的导师,并且对邱教授说起那本《辞源》,还是会经常翻翻,查阅一些资料,对自己的学术工作特别有用。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学生们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无限感激与钦敬之情。  三  邱鸣皋教授一直未忘书生本色。在繁重的政务之余,他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即使如此,他也陆续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这些文章来看,其中有许多就是为他退休后获得重大学术成果所作的铺垫,比如系列的《陆游研究札记》。正因为他挤出政务余暇,投入学术研究,所以在退休后方能举重若轻地推出《陆游评传》《张炎评传》《舒岳祥年谱》这样重要的学术圭臬。《陆游评传》是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他接受下写作任务在1991年l0月,而完成时间是2000年10月底,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这并不仅仅有工作繁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向来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他无论研究哪个课题,前期都要大量做札记,详尽占有资料,然后才进一步开展研究,所遵循的正是大师陈寅恪以诗文证史、史证诗文的实证研究路数。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重从资料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陆游的思想精华与文学精神。这种厚积薄发的学术风格,与当下急功近利的虚浮学风不啻有天壤之别。从他选择爱国诗人陆游作为研究对象来说,其中也显露出研究者的爱国激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磅礴的爱国情怀,使他通过辨非析疑,理清了史料脉略,纠正了诸多谬说,把陆游研究推向一个前无古人的新高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舒岳祥年谱》,是邱鸣皋教授的另一部重要学术研究成果。舒岳祥是南宋末年最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天台三宿儒之一。其诗风豪迈,影响深远,而在学术和地域上,他堪称浙东学派的重要创始人物、浙河以东学诗者之宗。气节上以遗民身份,坚守本分,心系民生。可惜这样一位值得钦敬的作家,却极少有研究他的文章。邱鸣皋教授这部十四万字的学术专著面世,可以说直接开拓了研究舒岳祥的先河。此书对于浙东学派的形成,对于宋元之际的东南学术和诗歌乃至民俗心理社会生活,都展开了论述。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恰恰体现了邱鸣皋教授坚守学术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邱鸣皋教授终生引为憾事的就是不幸失去了我们学校学位点建设的最佳机遇。这是客观条件和复杂人事关系造成的结果,他本人并无任何责任。但是偶尔与一二知己提及此事,竟不免长太息者再三,甚至忍不住痛哭失声。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学校的发展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丈夫!他是智者,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也是仁者,大爱无疆。邱鸣皋教授是我们的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文字、图片来源: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离退休工作部)

庙堂与江湖

摘要:  说起武侠江湖,我最心悦的莫过于“公子伴花失美,盗帅踏月留香”的楚香帅楚留香了。饮美酒,乘宝船,伴红袖,风流浪子,公子侠客,他完全诠释了江湖最美好的一面。当然,江湖,也可以是金庸笔下李莫愁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郭襄的“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甚至也是郭靖郭大侠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古龙通过武侠小说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狂来说剑,怨去吹箫的江湖。 侠客、美人、奇人异事,演绎着他们自己的爱恨情仇。  大侠纵横江湖,官员盘踞庙堂。与江湖对立的似乎便是庙堂。说到庙堂,大家也许想到的是官场中的尔虞我诈,觥筹交错?然而,“一身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揭示社会现实的白居易身处庙堂,大笑“吾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向往庙堂,中国文人们接受的是儒家思想,讲究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成为大多数士人内心的渴望,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与济世的情怀。除此之外,人在江湖,心在庙堂的也大有人在。我以钓鱼为例,古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钓的哪里是鱼,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机会。姜太公因渭水垂钓而成就了周文王的八百年天下;二是严子陵,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而庙堂中权利的巅峰是谁?是皇帝,皇帝啊,其实他也练剑,他练的是天子剑,平万民。这样看来,是不是庙堂与江湖的界限,不是那么的明朗了呢。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庙堂与江湖一直都是相互交融的。这样的江湖,剖开层层刀光剑影,快意恩仇。也隐喻了中国文人境遇:一方面是救济天下的英雄错觉,另一方面则是无力作为的卑微困窘。由此,金庸笔下的江湖也终究不是苏东坡 “江海寄余生”的闲情逸致,而是“小舟从此逝”的无语落幕。不在于其揭示英雄的豪气壮志,而在于他体现了我们每个人的无能为力。私以为,处理庙堂与江湖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散乱中自有坚持,看似孤岛,实则海洋。  庙堂与江湖,其实,庙堂不高,江湖不远。无论身处庙堂或江湖,他们都倚儒道,法自然,重节义,悠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在兼济天下的使命感中寻一份玩味人生的意趣,享一场生命的大度。那些江湖中的侠客,独钓者,那些庙堂中忧君忧民的古代文人们,你以为他们是黄土,是旧歌,是将灭的烛火;可他们分明是壮烈,是沉默,是一往情深,是万里山河!

江苏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8177次访问,全刊已有2453122次访问